首頁 > 106.04.06【現代華佗 大林開講】張心湜醫師 - 最先進泌尿疾病的治療
【大林訊】南華大學與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共同主辦,大林鎮公所、大林鎮民代表會、大林國小、世新及國聲有線電視等共同協辦「2017現代華佗大林開講」。於106年4月6日特邀請臺北醫學大學張心湜名譽教授蒞臨大林國小,以「最先進泌尿疾病的治療」為題,發表演說。
近年來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,致力發展身心靈服務產業,為了提倡全民健康運動,南華大學特別與台北經營管理研究院共同主辦,大林鎮民代表會、大林鎮公所、大林國小、世新及國聲有線電視等共同協辦的「現代華陀大林開講」公益講座。
今天的講者前陽明大學校長、臺北榮總教授級特約醫師張心湜校長,曾任台北榮總醫院外科部主任、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、振興醫院院長等職務,他是嚴厲的教師,也是最溫柔的醫師,除了有著精湛的醫術,也愛走入人群分享工作。此次大林開講,張校長分享泌尿外科與先進治療方法,從資深外科醫師的權威角度暢述,與大林民眾分享醫學教育三十餘年的豐富經驗。
張校長解釋,尿液是人體的萬花筒, 它能告訢我們許多的訊息。如果腎臟無法好好工作,人很快就會倒下去,這因為腎臟對人體起著重要的作用,專門處理體內毒素的「淨化器」,專門代謝與清除體內的有害物質,順利地排放到尿中,讓體內的細胞都能完善有序地工作。
首先,確保泌尿系統健康的方法,可從每天的尿排放觀察開始。白天,正常成人的尿頻約5至6次(每次約300cc),如果次數更頻密,尿量增多的後果,恐怕將導致膀胱容量變小,容易引發糖尿病、尿崩症或焦慮症狀的病情疑慮;晚上,尿頻次數則不宜超過2次,降低睡前的飲水量,減少夜晚上廁所的次數。如果不好好處理,可能會影響攝護腺。張校長指出,「泌尿系統引發的身體症狀,有可能會以發燒來表現」,若身體發燒滾燙,安全起見應馬上就醫。由於泌尿道及大腸內的細菌,通常是引起這類攝護腺炎的主因,小看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,會導致其他嚴重的問題,例如解尿困難及菌血症等非常危險的情況。
如何用肉眼觀察身體的腎臟情況?張校長提醒,膀胱癌病人最常見的症狀為血尿,當腫瘤的組織壞死或血管糜爛,會引發出血的症狀,其次有頻尿、解尿困難、尿液滯留及腹痛。如果,尿液中滲有白色液體或者結晶體,稱之為渾濁尿時,當事人必須重視,因為這是一種身體不正常的表現。癌症是國人死亡原因的首位,而泌尿道導致的癌症,不斷在排行榜上竄升。國內排名第二大的慢性疾病——糖尿病,由於腎臟血流豐富,造成日常生活上的飲食三多(吃多喝多尿得多),也增加感染隱性疾病的危機,例如高血脂、心臟病與腎臟病。
在一對一的問答中,民眾詢問「多運動能否降低罹患攝護腺的風險?」張醫師回答,攝護腺癌並無預防方法,尤其上了年紀,更容易有攝護腺方面的毛病,例如50歲則50%、60歲則60%,數字不斷網上增高。他鼓勵,民眾不妨從正面思考,攝護腺也是人類長壽的表征。攝護腺有可能是家族遺傳,如若發現家中長輩罹患,在45歲前,應每年到醫院配合複檢,採取適當的攝護腺特異抗原(PSA)預防。如果罹患攝護腺,正確預防的方法是按時吃藥、避免手術動刀。張醫生建議,「應該要更仔細檢查更多因素」,除了攝護腺的生長位置,與尿流的快慢速度前,依照病況的程度有藥物治療。此外,也應減少人參靈芝進補食物,避免攝護腺越補越大。
最後,張校長建議,日常多飲用白開水,有助於將細菌沖離尿道系統外,尿的排放也要適中,每天不宜超過3000cc, 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,減少患上腎結石的危機。此外,應避免食用有咖啡因的食物、酸性食物及強烈的調味品,減少進食太甜太鹹的食物,影響腎臟功能正常代謝,才是保養腎臟的根本。